︱2014.08.29
︱點閱數:2732
皮蛇(帶狀皰疹)爬上身,中醫治療免驚!

皮蛇(帶狀皰疹)爬上身,中醫治療免驚!

【蔡易昌中西醫師 杏儒中醫診所院長】

 

有位患者因為去美容院洗頭,洗頭小妹說頭皮有一顆小水泡,稍微把它抓破了,結果…造成了頭痛眼睛痛。痛到去掛急診,急診醫師說這是帶狀皰疹頭部、臉部感染,連眼睛都腫起來了!

『蔡醫師!為什麼會這樣呢?』

 

 

帶狀皰疹可見於任何年齡,但大多是成年人,其中高達90%是50歲以上!這是一種病毒感染的皮膚疾病,而且病毒與水痘相同,所以稱為水痘-帶狀皰疹病毒(varicellazoster virus,VZV),是一種嗜神經病毒,所以皮膚的病兆常會沿著神經走向蔓延。由於年輕時接觸過水痘病毒,到了年紀大了、或是抵抗力變弱時,病毒就會重新甦醒過來,水泡、紅疹、潰破、劇烈疼痛…就是基本的症狀。

由於帶狀皰疹的疼痛,是治療上的一大困擾,患者常被嚴重的疼痛所困擾,以尖銳的刺痛感為主,也有不少病患會出現類似火燒的感覺,常常被輕微的碰觸或溫度刺激加以誘發,年紀越大則會有較嚴重的疼痛症狀。西醫的治療,則是以抗病毒藥物為主,但是要在發病剛開始才有效,而疼痛部份則是以三環抗憂鬱劑(tricyclic antidepressant, TCA)較常用,嚴重的病人則會使用止痛效果更強的鴉片類藥物(opioidanalgesics)以及抗癲癇藥物,對於效果不彰的患者,甚至會選擇在發病神經內注射止痛藥物、類固醇,或者更具侵入性的神經阻斷術。


 

帶狀皰疹在中醫古籍中,名稱多是與症狀有關,像是纏腰火丹、纏腰蛇丹、火帶瘡、蛇串瘡、甑帶瘡及蜘蛛瘡…等。在《醫宗金鑒》中提到『乾濕紅黃似珠形,肝心脾肺風熱濕,纏腰已遍不能生。』,認為是因為脾經濕熱、肝經火盛或氣滯血瘀,加上外感毒邪所造成。


所以治療上是以下面證型為常見分類:
脾經濕熱型:
局部皮疹顏色較淡、水泡多、泡壁鬆弛、疼痛較輕,口不渴或渴不欲飲,食慾差,食后腹脹,大便粘而不暢,小便色黃,女性白帶多。
治療:利濕清熱解毒。

肝膽實熱型:
局部皮疹鮮紅、腫脹,水泡壁緊繃、灼熱刺痛,口苦咽乾、口渴,煩躁易怒,食慾差,大便乾硬,小便短赤。
治療:清熱瀉火解毒。

氣滯血瘀型:
局部膚色黯,水泡不多,紅疹少。通常皮疹消退後局部仍劇痛不止。
治療:理氣活血解毒。

 

帶狀皰疹的治療,發病初期是對病毒為主,中後期則是對疼痛為主,透過中醫調理,可以縮短整個病程,也可以改善疼痛,還可以降低將來的復發率,整體療效比單純用西藥要好很多,如果您有相關問題,建議您要尋求專業醫師治療!

杏儒中醫關心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