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週我們提到慢性腎臟病患者吃生機飲食的問題,本週我們繼續來探討腎臟病飲食──低蛋白飲食。
常聽到腎臟病患者問我:「醫師,我只要不吃蛋,就是低蛋白飲食了吧?」或是「不吃蛋白質就是低蛋白飲食嗎?」
這些都是錯誤觀念,由此可見,許多人對於低蛋白飲食不太了解。
讓我們來認識一下低蛋白飲食吧!
首先,我們要知道什麼是蛋白質?
蛋白質是構成我們身體結構的骨架,也是身體運作代謝的必須營養。當我們吃進含蛋白質的食物後,會被消化分解成胺基酸。這些胺基酸共分三種,我們身體不能自行製造的,稱為必需胺基酸;身體可以自行製造的,稱為非必需胺基酸;另外還有一類,稱為半必需胺基酸,這種胺基酸主要運用在遇到特殊狀況,譬如手術、外傷、發育中的嬰兒等,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修補身體時,或是前面兩項胺基酸合成能力不足時,這種胺基酸必須由食物來補充。
那為什麼慢性腎臟病患者不能攝取一般量的蛋白質?
蛋白質被人體消化代謝後,會產生含氮代謝廢物,必須經由腎臟轉換小便,才能夠排除;當腎臟發生病變時,就無法由小便將含氮廢物排出,這將導致過多含氮廢物堆積血中,引發中毒的現象,也就是我們熟悉的尿毒症。
所以,當罹患慢性腎臟病,或腎功能不全時,控制飲食中蛋白質攝取量,可以大幅減少尿毒產生的機會,進而延緩腎功能衰退。因此,對於腎臟病患者,一般建議是:每日蛋白質攝取量,以0.6克對1公斤體重為宜,以一個70公斤的腎臟病患來說,他每天最多只能攝取42克的蛋白質,這就是「低蛋白飲食」。
公式是這樣:體重(公斤)x 0.6 = 一天可攝取的蛋白質最大值(克)
低蛋白飲食就是不要吃蛋嗎?還是減少蛋白質攝取就好了?
腎臟病的「低蛋白飲食」的原則,其中50~75%的蛋白質,建議食用來自高生物價性蛋白質,又稱為完全蛋白質,因為這種蛋白質所含的胺基酸種類齊全充足,可以滿足生長及維持生命的需求,完全蛋白質包括大部分的動物性蛋白質,雞、鴨、魚、豬、牛、羊等肉類,以及蛋、牛奶等奶蛋類;相對的,低生物價性蛋白質含量高的植物性食品,如綠豆、紅豆、毛豆、蠶豆、豌豆仁等豆類,還有麵筋、麵腸、烤麩等麵筋製品,以及花生、瓜子、核桃、腰果、杏仁等堅果類,就要儘量避免食用,因為這些低生物價性蛋白質食物,無法提供完整的胺基酸來源。當然,無論高低生物價性,腎臟病患都要適可而止,如果一時嘴饞,不小心吃過量了,反而會產生太多含氮廢物,而加重病情!
採用低蛋白飲食的同時,必須要配合足夠的熱量,才可以維持良好的身體狀況,也更能吸收營養;所以,主要熱量要選用低蛋白熱量高的食物,像是低蛋白澱粉類就是不錯的選擇,包括冬粉、細米粉、粉條、米苔目、粉圓、西谷米、粉皮、藕粉、水晶餃皮、玉米粉、太白粉、地瓜粉、澄粉等等,簡單來說,就是吃起來黏黏滑滑的澱粉類。
慢性腎臟病對中醫來說並不是絕症,只要注意飲食、配合醫師治療,就可以慢慢修復腎臟受損的部分,是有機會不用等著洗腎的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