類風濕性關節炎,吃西藥無法忍受副作用,該怎麼辦?
陳小姐從事電腦繪圖工作,幾乎整天都離不開電腦。在一次周末的球聚之後,她感到右手手腕怪怪
的、痛痛的,周一下班後她去找復健科做復健,隔天起床時卻感到右手腕腫痛更明顯了,左手腕也感
覺怪怪的,請假去找骨科診所打了止痛針才有稍微緩解。
過了大約2週左右,陳小姐感覺到手指關節有很多指都有疼痛腫脹感,到大醫院檢查後懷疑是類風濕
性關節,就開始吃消炎止痛藥,過了3週左右各項檢查結果都出來了,免疫風濕科醫師說是類風溼性關
節炎,開了專用的藥物,消炎止痛藥、類固醇、奎寧。吃藥之後,陳小姐出現胃痛、口腔潰瘍、皮膚紅
疹、頭痛、血壓升高、水腫等情形,渾身不舒服,醫師說可能是藥物過敏,又換了藥來試。換了疾病
修飾抗風濕藥物(DMARDs),吃移護寧後噁心想吐,吃滅殺除炎錠出現胃痛頭痛貧血,幾乎吃甚麼都不
舒服,但是抽血指數又不符合健保規定的生物製劑使用標準,吃藥吃得好痛苦。陳小姐和家人討論後,
決定趕緊找中西醫都懂的中醫來調理身體,就決定來杏儒找蔡醫師。
類風濕性關節炎,是一種自體免疫相關的疾病,簡單說就是體內免疫失調造成「自己人殺自己人」
的情形,女性患者約為男性的三倍!失控的免疫系統,最常侵犯的部位是四肢小關節,他們最喜歡攻
擊關節的滑膜,滑膜的功用在於產生關節的潤滑液,增加關節的活動度。被攻擊的滑膜會反覆發炎、
變得越來越厚,到後來會逐步破壞關節附近的軟骨與硬骨,使關節喪失原有的形狀及功能,除了關節
之外,還有可能侵犯其他的器官,如肝臟、脾臟、心臟、肺臟、血液系統、神經系統、淋巴系統等。
當疾病處在「活動期」時,免疫系統的攻擊非常活耀,受影響的關節會呈現腫、熱、痛,且有明顯晨
僵現象,其他像倦怠、食慾不振、虛弱、貧血等都是常見症狀。
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藥物包括非類固醇類消炎藥、類固醇及疾病調節抗風濕藥物(DMARDs),近年
來則是增加了各種生物製劑,讓治療上有更多選擇,各種藥物有不同的使用時機,也有不同的可能副
作用,但是像陳小姐這樣幾乎選不到藥物的案例,還是比較少見的。
中醫方面,類風濕性關節炎屬於中醫「痹證」的範疇,而在所有痹證中,「尪痹」、「頑痹」更是
符合反覆發作、病情纏綿不絕的類風濕性關節炎。「痹」就是凝滯不通之意,「頑」代表病情反覆頑固,
「尪」則是指痹證日久不愈,發生關節腫大、僵直畸形、骨質改變、筋縮肉攣、肢體不能屈伸等症。
其內因為脾胃肝腎氣血陰陽不足,衛外不固,而外因為風寒濕熱之邪侵襲人體,以致營衛氣血失調、
臟腑功能紊亂,氣血運行受阻,經絡氣血痺阻,臨床上常呈現虛實相兼,寒熱錯雜,痰瘀互結的情
形。
在中醫古籍《素問.痹論》指出:「風、寒、濕三氣雜至,合而為痹也。」清代名醫林驪琴《類證
治裁》提到:「諸痹,良由營衛先虛,腠理不密,風寒濕乘虛內襲,正氣為邪氣所阻,不能宣行,因
而留滯,氣血凝滯,久而成痹。』所以,尪痹初起多為邪傷營衛,表現寒熱症狀和肢節疼痛,尪痹經久
不癒,可內傳入裡,形成臟腑痹,正如《素問‧痹論》所言「五臟皆有所合,病久而不去者,內舍於
其合也。」病邪由表入裡,由輕而重,導致臟腑功能失調,五臟氣機紊亂,升降無序,氣血痰濁交阻,
形成痰瘀。尪痹晚期多以痰瘀痹阻的證候為主,骨痛肌萎,關節變形,屈伸不利等。當類風濕性關
節炎由緩解期進入疾病活動期時,病情會急速呈現紅腫熱痛的現象,這就是中醫痹症中的「熱痹」類
型,必須由「熱毒」理論來治療。
陳小姐由時病情反覆發作,加上使用過大量的消炎藥、免疫調節劑、類固醇、疾病調節抗風濕藥物,
並且因為出現了各樣的不舒服症狀,這其實也符合上述免疫風濕常用藥對我們身體的體質影響。胃痛、
口腔潰瘍、皮膚紅疹、頭痛、血壓升高、水腫、噁心想吐、貧血…等症狀,加上陳小姐的關節熱痛腫、
疲倦、頭暈、口乾舌燥、五心煩熱、大便乾,舌質紅,苔少微剝,脈沉細數,是屬於中醫陰虛內熱
體質,先以養陰清熱,涼血解毒為主來調理,使用生地、地骨皮、淡竹葉、金銀花、忍冬藤、生地瑜、
陳皮、茯苓、山藥、白朮、虎杖、雞血藤、生黃耆、荷葉,大約經過2週多的調理,胃痛、噁心、皮
膚紅疹、口腔潰瘍、口乾舌燥都改善了,接下來就進行針對類風濕性關節炎免疫系統的中醫調理。
不少患者都會說「免疫科醫師說不要吃中藥,吃中藥會讓免疫系統失控,疾病會更嚴重~~」其實這
是非常錯誤的認知喔!中醫調理免疫疾病,並不會使用「補藥」,也不會使用「增強」免疫的中藥材,
中醫調理的目的是要使失控的免疫系統回到正常,讓免疫系統做正常的反應及工作、不要攻擊自己
的細胞,免疫系統反應正常了,疾病當然就是往好的方向前進了。經過大約2個月左右的中醫調理,陳
小姐病情穩定了下來,她非常高興地說「中醫調理身體對瑜免疫疾病的效果真不錯!我以前都被誤導
了!」
如果您有相關問題,建議您要尋求專業醫師治療!杏儒中醫關心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