︱2024.11.21
︱點閱數:39

胸悶心悸喘不過氣,原來是二尖瓣脫垂

胸悶心悸喘不過氣,原來是二尖瓣脫垂

李小姐在學生時期就容易頭暈、並且時常感覺需大力呼吸,大學畢業後進入職場工作,只要一忙
一累,胸悶、心悸、喘不過氣更容易出現。她特地到大醫院做了全身健康檢查,發現除了有輕微貧血
之外,還有心臟二尖瓣脫垂、合併有心律不整、二尖瓣閉鎖不全及輕度的心臟衰竭。在心臟內科持續
用藥及追蹤兩年多,期間李小姐感覺到症狀時好時壞,而且疲累感似乎越來越明顯。


李小姐在朋友介紹下來看診,她說「蔡醫師!我的症狀在心臟內科藥物控制下,是有好轉一些,不
過只要一累就會發作,所以決定要找蔡醫師好好調理身體,看能不能有所改善!」
心臟二尖瓣脫垂,是很常見的問題,大部分的人因為病情較輕,沒治療也沒有關係,但是當出現影
響到生活的症狀時,就必須積極治療。


二尖瓣,位於心臟的左心房和左心室的之間,它就像是兩扇門片,當左心室收縮時二尖瓣會關閉,
防止已經進入左心室的血液回流至左心房;而當左心室舒張時二尖瓣會打開,讓左心房的含氧新鮮血
液得以進入左心室。而二尖瓣脫垂的患者,瓣膜比較寬大或鬆垮,以致於在收縮的時候無法緊密關閉,
無法完全的閉合,就會造成血液逆流的情形。
一般來說,二尖瓣脫垂容易出現在女生身上,女性患者是男性的2倍,身形瘦高的女生是二尖瓣脫垂
的高危險群,年紀20~30歲的年輕女性更是常見。常見的症狀像是感到心跳劇烈、心悸、心律不整,另
外像是胸悶脹感或長時間胸悶、呼吸不順暢或呼吸急促、與運動無關之短暫針刺感胸痛,喘不過氣或
是需要用力吸氣才會舒服些,疲倦、頭痛、頭暈、腸胃不適、不安、焦慮、情緒緊張、恐慌、情緒不
穩、失眠、手腳冰冷、麻木…等坐立不安的困擾都算常見,而且在心理壓力過大、熬夜、刺激性飲料、
生理期或過度疲勞時,症狀會變得非常明顯。


中醫方面,二尖瓣脫垂依照症狀歸屬於中醫「心悸」、「怔忡」、「短氣」、「胸痺」等範疇。
在中醫古籍黃帝內經《素問.舉痛論篇》提到「惊則心無所倚,神無所歸,慮無所定,故氣亂矣」,
在《金匱要略》提到「寸口脈動而弱,動則為惊,弱則為悸。」後世醫家總結出「惊自外至者也,惊
則氣亂,故脈動而不寧;悸自內惕者也,悸因中虛,故脈弱而無力也」。南宋名醫嚴用和認為「人的
氣道貴在順,順則津液流通」所以,重點要善於調氣,在其所著的《濟生方》提出怔忡發病的原因,
在於「真血虛耗,心帝失輔,漸成怔忡」,另外「冒風寒暑溼,閉塞諸經」、「五飲停蓄,湮塞中脘」,
亦能令人怔忡,發展出多元的病因病機理論。明代醫家龔居中所著的《紅爐點雪.惊悸怔忡健忘》篇
明白指出「惊者,心卒動而不寧也;悸者,心跳動而怕惊也;怔忡者,心中躁動不安,惕惕然如
人將補之也。」則算是總結的論述。


治療方面,名列金元四大家的名醫朱震亨,在其著作《丹溪心法‧惊悸怔忡》提到「人之所主者心,
心之所養者血,心血一虛,神氣不守,此惊悸之所肇端也。」就是後世的治療總綱。李小姐的臨
床體質分型是屬於氣陰兩虛夾瘀證型,治療當應益氣滋陰,養血活血。處方生黃耆、制丹蔘、炙甘草、
生地黃、麥門冬、生龍骨、生牡蠣、甘松、桃仁、紅花、茯苓、澤瀉、赤芍、當歸、川芎、益母草
等等來進行調理,並隨證加減變化。大約經過三個月左右的中醫調理,李小姐回診時說「蔡醫師!我
最近很少不舒服了,胸悶、心悸、喘不過氣、頭暈幾乎都沒了,疲倦感也好很多,心臟科醫師說我有
進步了,西藥也開始減藥了,還好我有來找蔡醫師調理,中醫的效果真不錯!」


如果您有相關問題,建議您要尋求專業醫師治療!杏儒中醫關心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