︱2024.10.31
︱點閱數:641

子宮肌瘤手術後又復發,中醫調理來改善

子宮肌瘤手術後又復發,中醫調理來改善

許小姐悶悶不樂地來看診,她說「蔡醫師!我有子宮肌瘤的問題,曾經在6年前手術過,2年前又發
現了,沒想到手術後到了上個月,因為我的月經血量很多,去檢查又發現了肌瘤。」
她拿出詳細的病歷紀錄來,接著說「婦產科醫師說本來手術後就有機會復發,沒想到我是這樣切了
又長、又切又長,真是沒完沒了,雖然檢查都是良性的,因為我還想要生小孩,所以不打算把子宮整
個拿掉。所以,想來找蔡醫師調理身體,看能不能讓它不要再長肌瘤
了。」


子宮肌瘤,是來自於子宮平滑肌的增生,是生育年齡的女性身上最常見的良性腫瘤,大約高達30%的
生育年齡女性肚子裡都長有子宮肌瘤,而且隨著年齡升高逐漸增加比例,甚至到了更年期左右,發生
率已經衝高到將近50%。一般來說,子宮肌瘤容易出現月經量增加、或是後期不容易收乾淨是較常見的
症狀,尤其是以出現在子宮的黏膜下肌瘤最常見;另外像是骨盆腔的疼痛,例如月經經、性交痛等,
則是子宮肌層內肌瘤較常見症狀;其他則以肌瘤太大壓迫到附近的臟器而產生的症狀,像是壓迫到膀
胱,就有可能出現頻尿、或是排尿困難、腎臟積水等,如果壓迫到大腸,則可能出現腸阻塞、便秘等
症狀。

子宮肌瘤幾乎都是良性的,惡性的非常少,惡性率是千分之3至5,而大部分的肌瘤平均長大速度是
一年0.5~1cm,所以,如果長得不快、也沒懷疑有惡性病變傾向,是可以只切肌瘤、保留子宮,來保留
生育能力。根據統計,手術5年後單顆肌瘤復發率達35%以上,若是有多顆肌瘤的患者,手術5年後的復
發率更高達70%以上。因此,除非肌瘤大到產生壓迫症狀,如頻尿、壓迫腸道等,才傾向開刀。


中醫方面,子宮肌瘤是屬於中醫「癥瘕」的範疇,在中醫古籍《黃帝內經》的《靈樞‧水脹篇》提
到「石瘕生於胞中,寒氣客於子門,子門閉塞,氣血不通,惡血當瀉不瀉,衃以流止、日益增大,狀
如懷子,月事不以時下,皆生於女子」是最早且清楚描述症狀的紀錄。位列中醫女科十大名著的宋代
醫書《校註婦人良方》提到「氣主煦之,血主濡之。若血不流,則凝而為瘕也。」又說「婦人腹中瘀
血者,由月經閉積,或產後瘀血未盡,或風寒滯瘀,久而不消,則為積聚癥瘕矣。」,進一步說明了病
因病機。


治療方面,《內經》提出攻伐消癥,並指出當以祛邪為度,不可過用猛攻峻伐之品,以免傷正,成
為指導癥瘕治療的總綱。明代《醫宗金鑑‧積聚》提到「積之成也,正氣不足,而後邪氣距之,然攻
之太急,正氣轉傷。初、中、末三法,不可不講也。初者,病邪初起,正氣尚強,邪氣尚淺,則任受
攻;中者,受病漸久,邪氣較深,正氣較弱,任受且攻且補;末者,病魔經久,邪氣侵凌,正氣消殘
,則任受補。」清楚說明三個階段的不同治療原則。且提出「攻伐太過則傷正氣,正傷則不能運化,
而邪反固矣。」這也是為什麼手術後復發的主因。


臨床上會依照體質、病程不同,加以不同調理,下面是常見的體質分型:
1. 氣滯血瘀型:腹中積塊堅硬,固定不移,疼痛拒按,月經量多,行經時間延長,色暗有塊,辦
下腹脹痛,面色晦暗,乳房有結塊,舌質暗邊有瘀點、瘀斑,脈沉弦。治療:理氣活血,化瘀
消癥。常用處方:膈下逐瘀湯加減。
2. 寒濕凝滯型:下腹包塊,月經量少,經色黯淡,面色晦暗,少腹冷痛,得熱則舒,帶下量多,
色白清稀,怕冷,舌質淡,舌苔薄或白膩,脈沉澀。治療:溫經活血,化瘀消癥。常用處方:
桂枝茯苓丸加減。
3. 痰濕血瘀型:下腹包塊,隱隱作痛,按之柔軟,帶下量多,色白黏稠,胸脘痞悶,怕冷,形體
肥胖,舌質紫暗,舌苔白膩,脈濡細。治療:理氣化痰,軟堅散結。常用處方:開郁二陳湯加
減。
4. 氣虛血瘀型:下腹包塊,小腹或痛或脹或墜,月經量少或量多如注,色淡紅或夾大血塊而腹痛

輕微或無,少腹下墜,倦怠乏力,頭暈心悸,面色蒼白,舌質淡暗,苔薄白,脈沉細。治療:
益氣活血,軟堅散結。常用處方:八珍湯和桂枝茯苓丸加減。
如果是已經手術後又復發的患者,通常都可見正氣或冲任受損的症狀,這時要優先調理氣血、養冲
任,待其正氣恢復再加入針對「癥瘕」的治療,不僅可使效果明確,亦能減少復發。許小姐就是明顯
的案例,先以健脾益氣、養血滋腎的方式調理2個月,在進到肌瘤的治療。大約經過半年左右的中醫調
理,婦產科檢查肌瘤已經開始縮小。又經過大約半年左右的中醫調理,許小姐回診時高興地說「蔡醫
師!我上週回去婦產科檢查,醫師說我的肌瘤找不到了,沒想到中醫調理的效果讓人驚訝,真是太好
了,我不必開刀了!」


如果您有相關問題,建議您要尋求專業醫師治療!杏儒中醫關心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