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肢外傷後遺症-反射性交感神經失養症
吳先生慢慢地走進診間,腳步有些不太順,坐定之後他拉起褲管說「蔡醫師!我去年車禍右小腿
骨折,雖然手術後骨折已經好了,但是,右腳腫脹僵硬、感覺怪異,而且局部有種無法忍受的劇烈疼
痛,吃止痛藥都沒效,看了骨科、復健科、神經內科,做了很多檢查,吃了很多藥,復健也沒停過,
還是差不多。最後醫師推論說應該是外傷後產生的反射性交感神經失養症。」
看著他緊繃僵硬的腳,局部的膚色及溫度明顯和其他部位不同,還有著水腫的變化,他接著說「蔡
醫師!我嘗試了很多治療,感覺都不明顯,所以,我想要試試看中醫治療!」
反射性交感神經失養症,Reflex sympathetic dystrophy syndrome,又稱為Sudeck’s atrophy,主要是
因為重大外傷之後,局部的交感神經受到刺激及干擾,而交感神經控制皮膚的血管收縮及開放及汗腺
的分泌,交感神經受到刺激及干擾後,會產生極度疼痛、腫脹及及肢體的僵硬失能,初期是局部肢體
乾熱,慢慢轉變成皮膚濕冷,四肢是常見好發的區域。
雖然這個病名一般人很陌生,但是它其實並不是非常罕見,大約有5~10%左右的外傷會產生,包括輕
微的韌帶肌肉拉傷、扭傷,而如果石膏固定久的病人則是很容易會看到。一般發生年齡以40到60歲比
較常見,但任何年齡都有可能,女生比較多,男女比例約為1:3.5。
反射性交感神經失養症,通常依照病程時間而出現不同變化,早期是陣陣疼痛,灼燒痛,局部紅
腫熱;數周或數月後變成皮膚濕冷,光亮,關節僵硬及骨質疏鬆;最後疼痛依舊,更產生肌肉萎縮及
關節攣縮,整個病程可能到達數年之久,而且它的治療是很困難的,要有長期抗戰的打算。
中醫方面,反射性交感神經失養症是屬於中醫「痹症」的範疇。在中醫古籍《素問.痹論》指出
:「風、寒、濕三氣雜至,合而為痹也。」也由此延續下來各種痹症的敘述,而本病因為外傷之後,
筋脈阻滯,痹塞不通,所以進一步出現各種症狀。《素問.痹論》提到「痺或痛,或不痛或不仁,或
寒,或熱,或燥,或濕,其故何也?」「痛者,寒氣多也,有寒故痛也。其不痛不仁者,病久入深,
榮衛之行濇,經絡時踈,故不通,皮膚不營,故為不仁。其寒者,陽氣少,陰氣多,與病相益,故寒
也;其熱者,陽氣多,陰氣少,病氣勝陽遭陰,故為痺熱。其多汗而濡者,此其逢濕甚也,陽氣少,
陰氣盛,兩氣相感,故汗出而濡也。」詳細說明了相關症狀的中醫病因病機,有的痛有的僵硬、有的
麻木、有的溫度改變、有的排汗改變,完全涵蓋其中。
中醫治療則會根據其症狀不同,依照辨證論治給予不同治療,例如「痺在於骨則重,在於脈則血凝
而不流,在於筋則屈不伸,在於肉則不仁,在於皮則寒,故具此五者,則不痛也。凡痺之類,逢寒則
蟲,逢熱則縱。」就是主要的大方向,而且痹病日久不愈,氣血津液運行不暢之病變日甚加重,血脈
瘀阻,津液凝聚,痰瘀互結,閉阻經絡,深入骨骱,出現皮膚瘀斑、關節腫脹畸形等症,甚至深入臟
腑,出現臟腑痹的證候,則又需要加上臟腑的相關調理。
吳先生因久病損及臟腑,加上滋養肝腎、益氣養血的調理之後,症狀才逐漸改善,麻木僵硬疼痛大
約在2個月左右達到明顯進步,皮膚的排汗及溫度異常則是大約在3個月左右才出現緩解。中醫的理論
雖然艱澀難懂,辨證論治包羅萬象,只要按照中醫病因病機理論的推斷,都可以有改善,因為中醫講
求的是身體的陰陽平衡,平衡是結果,達到平衡的方法則是變化多端。
如果您有相關問題,建議您要尋求專業醫師治療!杏儒中醫關心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