︱2023.09.21
︱點閱數:1062

一累就胸悶痛,心絞痛找上門

一累就胸悶痛,心絞痛找上門

林先生是一間中小企業的主管,長期緊繃的壓力讓他時常感到胸悶不舒服,到大醫院檢查後才知道
原來是心臟的問題。


他來看診時表示「心臟科醫師說我是屬於穩定型心絞痛,先用藥物控制就好。我吃了半年左右的藥,

還是會不時的胸悶胸痛,但是,心臟科醫師說心導管手術畢竟有其風險,如果屬於藥物治療有效的,
建議仍以藥物治療優先,我又不想做心導管,所以,就決定來找蔡醫師調理身體,看能不能改善我
現在的狀況,而不用去做心導管手術。」

心絞痛,又稱作狹心症,主要是因為供應心臟的冠狀動脈阻塞、痙攣,造成心肌缺血或是暫時供應不
足,無法提供心肌足夠的營養及氧氣,就會出現症狀。典型的心絞痛症狀,是胸骨後方或心前區有壓
迫感、緊縮感,胸痛疼痛延伸或放射到肩部、頸部、下巴、上臂或後背。大部分疼痛症狀持續約數分
鐘到15分鐘左右,最長不超過20分鐘,疼痛可在服用舌下含片硝化肝油或休息後得到緩解,其他可能會
出現的症狀,像是呼吸困難、喘不過氣、心悸、冒冷汗、頭暈、噁心、上腹部不適。

 


依照心絞痛不同症狀的表現,可以將其分為以下3種類型:

1. 穩定型心絞痛:又稱勞動發作型心絞痛,常好發於過度勞累、情緒波動起伏大或天冷等情況。
2. 不穩定型心絞痛:又稱漸強型心絞痛,休息時也可能會發生,即便服用藥物也無法完全緩解症
狀,而且發作頻率、疼痛強度、持續時間會隨著時間越來越強。
3. 變異型心絞痛:又稱痙攣性心絞痛,疼痛時間持續較久且痛感較強烈,發作時還可能伴有心律
不整。

穩定型心絞痛,不一定會感到疼痛,甚至大部分患者只會感得胸口悶悶的、有壓迫感、呼吸不順,
通常在活動時發作,休息可以緩解,通常十五分鐘左右就可恢復。但是,千萬不要這樣就能掉以輕心,
因為心絞痛只是冰山的一角,屬於冠狀動脈心臟病的外部症狀之一,背後隱藏著的是,更加可怕
的動脈硬化,而且這樣的動脈硬化只會越來越嚴重。

中醫方面,心絞痛是屬於是屬於「胸痹」、「心痛」的範疇,最早的描述見於《黃帝內經.靈樞‧五
邪》篇指出:「邪在心,則病心痛」。到了東漢的醫聖張仲景在《金匱要略.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治
》篇進行專門論述,對其病因病機作了詳細的分析,同時提出具體治療的方藥,認為心痛是胸痹的表
現,「胸痹緩急」也就是心痛時發時緩為其特點,其病機以陽微陰弦為主,以辛溫通陽或溫補陽氣為
治療大法。隋代名醫巢元方在其著作《諸病源候論》提到「其痛者,有死者,有不死者,有久成疹者
」,其中病情較輕者,就是指「有不死者,有久成疹者」是因為不是傷於「正經」而是傷於「支別之
絡脈」,就是穩定型心絞痛的描述,就像是醫聖張仲景所說的「胸痹緩急」,也就是心痛時發時緩為其
特點,其特點是陽微陰弦為主,以辛溫通陽或溫補陽氣為治療大法,以補為通、以通為補,通補並用。

穩定型心絞痛,依照「胸痹」悶痛的特點來辨證,類似於中醫的「不榮則痛」的觀點,如《素問‧
舉痛論》所說「寒氣客於背俞之脈,則脈泣,脈泣則血虛,血虛則痛。其俞注於心,故相引而痛。」
這就是不榮而痛,症狀較緩,是流通不順所造成,並非是完全塞死不通,類似於穩定型心絞痛。而不
穩定型心絞痛則類似於中醫的「不通則痛」是屬於阻塞較嚴重、病勢較急的狀況;變異型心絞痛則類似
於拘急而痛的痙攣性心絞痛。

林先生年逾五十,體力下降卻有著大量的工作壓力,中醫上屬於勞逸失度、長期思慮勞神過度,耗
氣傷血致氣血虧虛,血不榮心,心脈失養,不榮則痛。氣血虧虛,血行不利,瘀血內停,氣虛津液運
行輸布失常,水液內停,聚而為痰,痰瘀痹阻心脈。是屬於本虛標實之症,氣血陰陽虧虛為本,痰阻
血瘀寒凝氣滯為標,治療上需標本兼治,實則瀉之、虛則補之、扶正祛邪,以補為通、寓通於補,通

補結合,這就是西醫治療所不足的。《醫林改錯》云「周身之氣通而不滯,血活而不淤,氣通血活,
何患疾病不除。」經過一段時間的中醫調理,林先生回診時表示「蔡醫師!我最近幾乎都沒發作胸悶
胸痛了,體力精神也改善很多,沒想到中醫治療的效果滿好的!」

如果您有相關問題,建議您要尋求專業醫師治療!杏儒中醫關心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