︱2014.08.15
︱點閱數:1166

中醫調理,趕快黃褐斑(肝斑)!

中醫調理,趕快黃褐斑(肝斑)!

【蔡易昌中西醫師 杏儒中醫診所院長】

 

有許多懷孕生產後的媽媽,臉上出現黃褐色、豬肝色的塊狀暗色班,對於愛美的女性來說,是十分困擾的事情。

 

2014-0815-01  

 

這就是俗稱的『肝斑』或是『黃褐斑』,通常它最常出現在容易日曬的部位,以臉頰顴骨最常見,其他像是額頭、鼻頭、上唇、下巴等都是可能出現的部位。一般來說,對稱性出現的機會較高,淺層的會呈現偏咖啡色,深層的則會有些偏灰藍色。


 

2014-0815-02  

 

甚麼樣的人容易出現黃褐斑呢?
1.    家族史:這就是一般常說的容易長斑的體質。
2.    日曬:日曬會讓斑更明顯。
3.    賀爾蒙:體內賀爾蒙的巨大變化、或是各種因素會使體內賀爾蒙不正常變化,都會加重斑的形成,像是的懷孕、服用女性賀爾蒙(避孕藥)、抗癲癇藥物、熬夜、失眠、情緒不穩、甲狀腺疾病…等,會使斑容易惡化。
4.    皮膚發炎:局部過度刺激、或是疾病引起的皮膚發炎,會造成黑色聚集。
5.    不良的保養品或化妝品:尤其含汞的產品,會加速色素沉澱,導致黑斑形成。

 

2014-0815-03  

 

由於黃褐斑的形成原因複雜、斑的組成多變化,所以,不管是去斑膏、退斑膏、醫美換膚、美白導入、脈衝光、淡斑雷射…等,都無法克服見效緩、反黑快的瓶頸。

黃褐斑,中醫古稱為『面塵』、『黧黑斑』,主要是和肝、脾、腎的氣失調有關。<外科正宗>中提到『黧黑斑者,水虧不能制火,血弱不能華肉,以致火燥結成黑斑,色枯不擇。』、以及『憂思抑鬱、血滯不華,面絡失和,瘀結于上,亦可發為褐斑。』


治療上,須依體質不同加以不同調理...
1.  腎陰不足面部色斑深褐色,頭暈耳鳴、腰背痠軟、五心煩熱、少寐健忘、形體瘦弱、月經失調量時多時少、色紅無塊。
治療:滋陰益腎、清熱調經。

2.  肝鬱血瘀顏面褐斑,脅肋脹痛、胸脘痞悶、煩躁易怒、納穀不馨、月經失調、量少色紫紅有血塊、經行腹痛。
治療:疏肝解鬱、活血化瘀。

3.  痰濕內阻:面部黃褐斑,胸脅支滿、頭暈目眩、嘔吐清水痰涎、脘部有振水聲、形體肥胖、月經後期。
治療:健脾補腎、溫陽化痰。

4.  腎陽虛衰:面部黃褐斑,頭暈耳鳴、腰痠腿軟、精神萎靡、神疲乏力、四肢不溫、經期錯後或閉止。
治療:溫補腎陽、化凝散陰。


      
2014-0815-04  

 

不管您曾經使用哪種方法來治療黃褐斑,都無法克服效果不佳或是反黑快的瓶頸,這時建議您可以加入中醫調理,依照不同體質給予不同治療,會更快改善而且效果持久喔!

杏儒中醫關心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