︱2025.11.06
︱點閱數:3

面對腎病,好好配合治療還有機會

面對腎病,好好配合治療還有機會

張先生有多年的糖尿病,都在大醫院拿藥控制,不過血糖數字時好時壞,3年前檢驗發現有蛋白尿、
有一些血尿、腎絲球過濾率GFR是38,是屬於腎病變第三期。張先生在朋友介紹下,來杏儒找蔡醫師
調理身體。


大約經過6個月左右的中醫調理,張先生的蛋白尿減少了,血尿消失了,腎絲球過濾率GFR回到65。
張先生嫌中藥不好吃,所以自行停藥,轉而購買某品牌益生菌,廣告說要利用甚麼腸腎軸來改善腎功
能。
一年之後,張先生在大醫院的檢查腎絲球過濾率GFR變差到24,蛋白尿及血尿都有明顯增加了,張
先生慌了,趕緊回來找蔡醫師,他說「蔡醫師!我之前被你調理之後改善很多,我就想休息一下不要
吃藥,沒想到我的腎病變就成了第四期,該怎麼辦啊!」
糖尿病腎病變(Diabetic Kidney Disease, DKD),是糖尿病常見的併發症,也是屬於嚴重的併發症。「
只不過是血糖有點問題而已,應該沒關係啦!」…其實,糖尿病是屬於全身性的疾病,控制不良的血
糖,會隨著血液循環到處竄,而腎臟剛好就是血流非常豐富的器官,高血糖會使腎臟呈現超過率狀態,
造成腎絲球過濾速率增加,讓腎絲球會處於高壓狀態而增加腎元負擔,影響腎臟血流的調節機制,
血管內皮產生發炎及破壞,導致腎絲球肥大、腎絲球基底膜增厚、內皮小洞消失、腎絲球系膜變多,
隨著時間演變,血中蛋白質從血管外漏。接著會出現腎絲球系膜溶解、腎絲球的小動脈玻璃樣變性、
腎絲球的瀰漫性硬化、腎小管間質纖維化……一連串的變化,並且隨著高血糖的時間越久而傷害越多、
越嚴重。研究顯示,我們的腎臟功能大約在30歲時達到顛峰,然後逐漸開始下降,平均每10年腎臟功
能減少約10%,也就是腎功能以每年下降1%的速度持續變差,如果是控制不太穩定的糖尿病患者,就
可能是以每年10%以上的程度惡化,就會讓你的腎臟提早進入功能喪失,也就是慢性腎衰竭尿毒症的階
段。


中醫對於慢性腎病的病名有很多,常見的像是「風水」、「水腫」、「腎風」等等,到了第三期腎
病變,也就是中度的慢性腎衰竭,所以,更符合的是「關格」這個病名。「關格」,「關」是關閉,
「格」是格拒,在上由於三焦之氣不流通,寒遏胸中,飲食不下故格拒;在下由於熱結下焦,津液
乾涸,氣化障礙,故關閉。糖尿病相關的第三期腎病變,最主要的就是這個「不通」,中醫古籍《聖
濟總錄》記載:「消渴病久,腎氣受傷,腎主水,腎氣虛衰,開闔不利,能為水腫。」另外,古籍《
外台秘要》述:「消渴……甚久病變或發癰疽或為水病。」則提到了糖尿病後期常出現的小血管病變,
糖尿病周邊血管病變及糖尿病腎病變,就是這個「不通」持續使腎功能惡化。
糖尿病腎病變,病因和先天稟賦不足、飲食不節、情志失調、勞倦太過有關,病位在腎,涉及五臟
六腑。病機是本虛標實,本虛是氣陰兩虛、脾腎氣虛、五臟氣血陰陽俱虛;標實是血瘀、痰濁、水濕、
濁毒、濕熱等。其發展規律為燥熱傷陰耗氣,氣陰或氣虛,演變成氣陰兩虛,再進入陰損及陽、陰
陽兩虛,而瘀血、水濕、痰濁等標證貫穿糖尿病腎病整個發展過程。


中醫治療上,必須分清本病是屬於本虛標實、虛實夾雜,這個階段的本虛包括氣、血、陰、陽的虧虛,
以脾腎虧虛為主,標實是以濕濁、水氣、血瘀、熱毒為主,伴有濕濁化熱,有時兼有外邪。依照明
代醫家王肯堂所著的《證治準繩‧關格》提到「治主當緩,治客當急」的原則。主是指關格之本,客
是指關格之標,也就是治療關格之脾腎陰陽衰憊,應堅持長期調理,緩緩調補脾腎之陰陽,而對於關
格的濕濁毒邪,要儘快祛除。祛濁分化濁和降濁,濕熱濁邪,當清熱化濁;寒濕濁邪,當溫陽散寒化
濁;濕濁毒邪上犯中上二焦者,則宜降濁,使其從大便降泄而去。
第三期腎病變,是重要的轉折點,好好調理就可以恢復,如果再不注意就會快速惡化進入第四期,
要修復就要花費更多心力,而且效果也會變差很多。張先生第一次來看診時就是第三期快進入第四期

中醫調理大約半年逐漸恢復,這就像是上天給犯錯的人一次改過的機會,如果不好好把握,以後就
很難說了。經過張先生自作主張亂停藥之後,加上不珍惜自己身體的各種匪類,腎功能會變差到四期,
這時他又緊張了。又變差之後再回來用中醫調理的效率就會比第一次差,這一次總共花費了2時間,才
把張先生的腎絲球過濾GFR從24改善到57,張先生回診時說「我再也不敢自作主張不配合治療了,我以
後會好好珍惜自己身體的!」


如果您有相關問題,建議您要尋求專業醫師治療!杏儒中醫關心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