代謝性脂肪肝病
王先生是藥廠派駐在醫學中心的業務經理,平時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和醫師維持良好的關係,幾乎各
種應酬、餐會就是日常生活,時間一久,中廣身材就是標配,血糖及血脂、血壓也都超標。
王先生也利用自己的血糖、血脂、血壓問題,積極和各大主任培養感情,藥物努力盡量記得吃,門
診也絕對不能忘,多運動及注意飲食的醫囑則是因為要工作忙碌而有時自動跳過,所以,終於在隔年
的大體檢中出現了新的診斷,代謝性脂肪肝病。新陳代謝科醫師告誡他,目前已經出現肝臟脂肪變性、
肝組織發炎以及肝臟纖維化,再慢就要來不及了,要他好好配合治療。
王先生也明顯感覺自己的精神、體力變差很多,總是提不起勁,所以他決定除了原來的新陳代謝科
藥物之外,也要找中醫好好調理身體。
「代謝性脂肪肝病」,這個病名應該很多人都沒聽過,但是應該大多數人都知道「脂肪肝」。研究
顯示,脂肪肝通常是多重因子造成的,例如年紀、性別、種族、荷爾蒙、微生物群相以及飲食、運動
等因素所交互影響,也會受到其他多種不同的肝病,例如B型肝炎、C型肝炎、自體免疫性肝炎以及酒
精使用等等協同影響,所以在名稱上面,專家一致認為也應該與時俱進,不必特地把「酒精」掛在病
名上。以前為了和喝酒引起的酒精性脂肪肝區隔,統稱為「非酒精性脂肪肝病」(英文簡稱NAFLD),
近年來醫界逐漸以「代謝性脂肪肝病」(英文簡稱MAFLD)取代此一名稱,強化了脂肪肝與代謝異常的
關連性,因為這已經成為現今全球最主要的肝臟疾病。
控制不良的代謝性脂肪肝病(非酒精性脂肪肝),會對肝臟造成持續性的傷害,也就是我們常常提到
的慢性肝病三部曲,慢性肝炎、肝硬化、肝癌。不僅如此,也因為代謝性脂肪肝病和脂質、醣類代謝
異常、肥胖也有直接相關,所以,常常也會伴隨著心血管疾病併發症,研究顯示,非酒精性脂肪肝病
患者的死亡主因多半不是肝癌或是肝硬化,反而是心血管方面的併發症,如心肌梗塞、冠狀動脈心臟
病、中風等問題。根據統計,符合代謝性脂肪肝病患者,其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兩倍,因心血
管疾病而造成的死亡風險增加44%,罹患癌症的風險增加33%,都大幅增加,千萬不可輕忽。
中醫方面,代謝性脂肪肝病是屬於中醫「肝癖」、「脇痛」、「肥氣症」、「積聚」等範疇,其病
位在肝、脾,以肝腎虧虛為本,痰濁瘀阻為標。中醫古籍《素問.經脈別論》認為「飲食入胃,游溢
精氣,上輸於脾。脾氣散精,上歸於肺,通調水道,下輸膀胱。水精四布,五經並行。」這是中醫對於
正常生理的描述,而代謝性脂肪肝病患者多為長期坐臥,缺乏運動,進而氣血運行失常,中焦斡旋失
司,脾胃納運功能失常,脾胃失常,則水穀精微失於運化,則內生痰生濕之濁毒,聚焦於臟腑、經絡、
筋骨皮肉而為病。本病患者或為素體脾氣虧虛、濕濁壅盛,又過食肥甘厚味,加重脾胃損傷;或因
久坐久臥,體豐積盛,脾虛失運;濕濁內聚可化為痰濁,日久郁而化熱,灼津煉液成膏濁、脂濁,在
內沉積於肝及其他臟腑,並外停筋骨皮肉,竄走於筋絡入血。
中醫治療方面,以《黃帝內經》所說「陽化氣,陰成形」理論,從「氣」切入,參酌醫聖張仲景的
「並痰飲者,當以溫藥和之」,引入「助陽化氣」治法,並且要考慮中老人或久病之人,常脾腎共病,
可以從「虛」論治,以「補」為法,依照不同體質加以不同調理,下面是常見的論治:
1. 溫陽化氣:對於老年脾腎虧虛患者,多以此為出發點,後延伸為凡是能夠引起氣機阻滯,或津
液、血液失去溫煦的,都可導致氣滯血瘀。本法著重於陽化氣的功能,也就是中焦斡旋、水穀
運化,需要腎氣蒸騰,正乃補火暖土之意。常使用金匱腎氣丸加減以充資先天元氣。
2. 去濁通脈:此類患者生活型態多為長期坐臥,缺乏運動,氣血運行失常,中焦斡旋失司,脾胃
納運功能失常,水穀精微失司,則內生痰生濕之濁毒,聚焦於臟腑、經絡、筋骨皮肉而為病。
治療多以上法酌加丹蔘、山楂、決明子來進一步處理。
3. 內清郁火:此類患者多為病程日久,兼有肝氣郁滯化火、或內積生熱的現象,治療上常配伍使
用疏肝清肝之藥,例如玫瑰花、菊花、白芍、郁金等藥,對於內生積熱的患者,常選用荷葉、
地骨皮、銀柴胡等藥。
王先生因體型偏胖,烘熱汗出,右脇脹滿不適,時有隱痛,胸悶脘痞,伴有腰痠、脫髮、耳鳴,夜
寐欠安,舌淡紅,苔白厚膩,脈沉細滑。是屬於脾腎虧虛、痰濁內生證,治療以補腎健脾袪濁為主,
處方以加味腎氣丸加減,使用地黃、山藥、山茱萸、澤瀉、茯苓、牡丹皮、桂枝、白朮、附子、山楂、
決明子、丹蔘、地骨皮、銀柴胡等藥材。大約經過4週左右,脇脹好轉,耳鳴減少,精神改善,烘熱
汗出已無,繼續斟酌調藥來進一步調理。大約又經過5個月左右,王先生回診新陳代謝科檢查,超音波
顯示肝臟已恢復一般人形態,持續注意飲食及運動就可以了。
如果您有相關問題,建議您要尋求專業醫師治療!杏儒中醫關心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