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難人啊!慢性攝護腺炎導致性功能障礙
楊先生是科學園區的工程師,無塵室的工作導致他為了避免重複穿脫工作服,幾乎都會憋尿和少喝
水。幾年工作下來,楊先生發生了3次尿道發炎,後來還出現了攝護腺炎。
下腹痛、會陰部痛、解尿不順、解不乾淨的感覺,讓楊先生即使都有規律吃藥卻也是時好時壞,而
且,他逐漸感到性功能障礙。種種力不從心的感受,讓他感到十分沮喪,怎麼會這樣呢?楊先生在回
診泌尿科時問了醫師,才知道慢性攝護腺炎有很高的機率會出現陽痿狀況,所以,他不只要吃攝護腺
炎的藥,也做了低能量體外震波治療,同時拿了威而鋼備用。吃了幾次藥之後,他出現了臉部潮紅、
頭痛、胃部不適、鼻塞的狀況,得知這是藥物副作用之後,他不得已停藥,只好先找中醫調理身體,
在朋友介紹下來杏儒看診。
根據統計,約有30%到40%的慢性攝護腺炎患者同時伴隨勃起功能障礙,必須要多注意。攝護腺慢性
發炎是反覆發作不易治療的疾病,攝護腺炎發作時,攝護腺及周邊會水腫充血,可能會引起射精過程
中的疼痛感,並且在勃起時也可能感到疼痛,可能導致男性感覺不舒服,進而減少性慾,也常常同時
出現勃起功能障礙或是早洩的情形發生。而且,慢性攝護腺發炎,會導致下泌尿道肌肉緊繃,無法放
鬆,以致出現類似攝護腺肥大症狀,夜尿、頻尿、尿不乾淨等問題,最慘的是,就是容易出現性功能
障礙的狀況,身心俱疲。
慢性攝護腺炎,會再細分為細菌性與非細菌性兩大類,但臨床上卻難以界定,因為九成以上病人無
法檢測出病原菌,而且,即使使用抗生素的效果也並不明顯。因為引起這些症狀的病理機轉並不甚清
楚,可能與攝護腺組織的炎症反應有關,也可能與攝護腺的微血管循環有關,又或者骨盆腔底的靜脈
充血有關,也有可能只是一種肌肉神經痛。因為造成的原因很難追溯,即使治療方面以抗生素為主,
由於抗生素不易進入攝護腺內,另外會配合使用甲型交感神經阻斷劑、止痛劑、肌肉鬆弛劑等,其他
像是物理治療、按摩、熱水坐浴、非侵入性的電磁椅、甚至是身心科的放鬆藥物也有,非常變化多端。
中醫方面,慢性攝護腺炎是屬於中醫「淋」、「濁」等範疇,亦有其他散在「腎虛腰痛」、「癃閉」
範圍。最早在中醫古籍《黃帝內經》提到「淋」之名稱,到了東漢時期醫聖張仲景的《金匱要略‧
五臟風寒積聚病脈證並治》稱「淋秘」,並指出為「熱在下焦」。而在《金匱要略‧消渴小便不利淋
病脈證並治》則是描述了淋證的症状「淋之為病,小便如粟狀,小腹弦急,痛引臍中。」,到了隋代
太醫博士巢元方所著的《諸病源候論‧淋病諸候》對本病的病機作了詳細的論述,並將本病的病位及發
病機理作了高度明確的概括「諸淋者,由腎虛而膀胱熱故也。」,到了明代的《景岳全書‧淋濁》在認
同「淋之初病,則無不由乎熱劇」的同時,提出「久服寒涼」、「淋久不止」有「中氣下陷和命門不
固之證」,並提出治療時「凡熱者宜清,澀者宜利,下陷者宜升提,虛者宜補,陽氣不固者溫補命門」,
對淋證病因病機的認識更為全面,治療方法也較為完善。
中醫對於性功能障礙的著墨非常多,而慢性攝護腺炎所引起的性功能障礙,多與其疾病本身所帶來
的體質偏差有關連,例如濕熱下注、下焦濕熱、痰瘀互結等不同類型。
1. 濕熱下注型:多為體質健壯,年齡以中青年多見,多無縱慾過度,少有體衰形退、面萎憔悴之
象。多由思慮憂鬱,情志不遂,暴怒氣逆所致,或由長期過量飲酒,濕熱內盛,循經下注,陽
為邪困,宗筋弛縱所致。治療:瀉肝降火,清熱利濕。常用處方:龍膽瀉肝湯加減。
2. 下焦濕熱型:此類型多為因攝護腺炎導致陽痿,曾服用溫腎壯陽藥物未效,越藥越萎。多發於
青壯年,症狀反覆常與過度飲酒有關。治療:補腎滲濕。常用處方:加減萆薢湯。
3. 痰瘀互結型:基本上就是慢性攝護腺炎的常見症狀,小便不順、尿頻、解尿不暢、餘尿感、下
腹疼痛、會陰痛、小便黃、腰痠痛、舌質暗、苔潤滑、邊瘀斑,脈弦滑。治療:利濕活血,壯陽通絡。
常用處方:加減丹蛇湯。
楊先生就是慢性攝護腺炎合併陽痿的常見類型,痰瘀互結型。因為濕熱蘊結下焦,纏綿不去,遏阻
陽氣,化熱傷陰,病情遷延類及真陰真陽,因久病入絡,致脈絡不暢,氣滯血瘀。治療上需標本兼顧,
消補並用,使用白花蛇舌草清熱利濕、苦味堅陰,丹蔘活血化瘀、通絡振痿,淫羊藿、黃精益腎壯
陽、陰陽併調,石葦、木通利水清熱。另可酌加茯苓、車前子、黃耆、蜈蚣等等彈性調整。大約經過2
個月左右的中醫調理,楊先生濕熱之象清除的差不多時,開始加強益氣理氣之藥,促進血液灌流量,
並酌量調整滋養腎陰腎陽的藥物,取其通補’兼顧之意。楊先生後來回診時說「蔡醫師!我最近感覺好
滿多了,不僅小便順暢度很好,性功能障礙也好很多了,原來中醫調理的效果這麼好喔!」
如果您有相關問題,建議您要尋求專業醫師治療!杏儒中醫關心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