菸酒檳榔不離口?拖太久腫瘤竟穿臉⋯醫揭「癌變」風險達123倍
王先生因為工作需應酬,常和客戶一起抽菸、喝酒、吃檳榔而不以為意,沒想到卻讓口腔癌找上門。歷經手術、放療後,牙齦萎縮、牙齒掉了大半、唾液腺也受損嚴重,幾乎都沒有口水,局部出現的傷口也時好時壞,直到現在傷口還無法癒合,說話口齒不清,連進食也很困難,且因他有吃檳榔的習慣,臉頰內側時常受到摩擦,所以口腔癌正是長在頰黏膜。
常菸酒又嚼檳榔,罹口腔癌風險高達123倍
口腔癌是指口腔內黏膜的惡性腫瘤,大多是屬於鱗狀細胞癌,其中,舌下口腔底部、顎部、兩頰內側為較脆弱且容易發生病變的危險區域,也是口腔癌好發於舌下及頰黏膜的原因。
杏儒中醫診所院長中西醫師蔡易昌表示,口腔癌和嚼檳榔有很大關係。根據研究,同時有抽煙、喝酒習慣,再加上嚼檳榔的人,得口腔癌的風險是正常人的123倍。
延伸閱讀:
嚼「天然的」檳榔不怕癌?醫警告還有「3種病」別以為吐掉就沒事
口腔癌多好發在40~70歲之間,值得注意的是,過去多被視為中老年專利的口腔癌,近年來有明顯年輕化的趨勢,不乏20~30多歲的案例,通常以男性居多。
口腔癌的發生是一段長期過程,最初常只是口腔內慢性發炎,如白斑、紅斑、不明腫塊或持續性無法癒合的潰瘍,隨著時間推進,範圍可能逐步擴大,且受傷或病變的區塊無法自行癒合,甚至出現不明出血、影響到吞嚥、咀嚼、舌頭的活動。
口腔癌腫病變恐至淋巴轉移
中醫方面,口腔癌依不同部位有該描述及名稱,例如在舌頭部位稱為「舌岩」、「舌菌」、「舌蕈」、「舌疳」;在頰部稱為「頰瘤」、「頰疽」;在唇部稱為「繭唇」。明朝的著名醫家薛己在其著作《薛己醫案》中提到「咽喉口舌生瘡,甚則生紅黑菌,害人甚速。」清楚描述的口腔內舌部及咽部的癌腫病變。
到了清朝,醫學名家吳謙在《醫宗金鑒》提到:「其症最惡,初如豆,次如菌,頭大蒂小,又名舌菌,疼痛紅爛無皮。」又說,「若失於調治,以致焮腫,突如泛蓮,或有狀如雞冠,舌本短縮,不能伸舒,妨礙飲食言語,時津臭涎。再因怒氣上沖,忽然崩裂,血出不止,久久延及項頜,腫如結核,堅硬興痛,皮色如常。」對舌菌敘述較詳,並將它名之為舌疳,還提出了類似淋巴轉移的症狀描述。
清朝乾隆皇命太醫吳謙負責編修的醫學教科書《醫宗金鑒・繭唇》中也提到:「初起如豆粒,漸長若蠶繭,堅硬疼痛,妨礙飲食。」以及,「若潰後如翻花,時津血水者屬逆。」描述了唇癌的主要症狀。
延伸閱讀:
若腫瘤穿出臉頰,恐外觀造成嚴重影響
口腔癌在治療上,則會依照臨床分期而有所不同,如手術、化療、及放射線治療,原則上以手術為主,化療及放射線治療常合併於晚期術後的病患。不過,患者大多會因害怕外觀上的驟變,忌諱就醫,而影響治療成效。嚴重者,甚至腫瘤會穿出臉頰,反而對外觀造成更嚴重的影響。若能早期發現早期處理,因切除範圍較小,對外觀的影響反而更輕。
中醫治療,則是根據不同階段、不同期數的口腔癌,加以不同的治療,像是益氣養陰、活血化瘀、清熱解毒、軟堅散結、收斂止血、養血柔肝等等。從最初起的口腔潰瘍,或是手術前後的調理,甚至是化療、放療的減毒調理,都有不錯的效果,更重要的是可以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,減少非常多的治療併發症。
王先生經過手術、放射治療後,有熱盛傷陰、氣陰兩虛、脈絡瘀阻的情形,所以局部傷口癒合不佳、口水分泌極少、局部組織纖維化嚴重,中醫師透過清熱解毒、益氣養陰、活血通絡的治療調理,傷口逐漸恢復、口水及咀嚼也慢慢改善,他也高興地表示,幸好有來找中醫調理身體,否則嘴巴內的傷口不知道多久才會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