甲狀腺癌治療後復發真煩心,中醫調理輔助改善別擔心
劉小姐送給自己45歲的生日禮物是醫學中心全套高階健檢,沒想到卻檢查出甲狀腺有腫塊,進一步
做細針抽吸細胞學檢查,確診為甲狀腺癌合併出現頸部淋巴結的轉移,在醫師建議下做了甲狀腺全切
除術和頸部淋巴結廓清術,術後碘 131放射治療及甲狀腺素的補充。
之後,劉小姐定回診並持續追蹤,到了第4年多的時候,發現局部好像怪怪的,不過並沒有找到甚麼
癌細胞。到了第6年,經過詳細檢查之後確定有了復發,於是有做了手術、放射碘治療,還加上了標靶
藥物。
劉小姐覺得身心俱疲,還擔心將來是不是又會有新的狀況發生,決定要找中醫好好調理身體,看能
不能讓身體好一些,經過病友的介紹,來杏儒找蔡醫師看診調身體。
甲狀腺癌,女性發生人數約為男性的3倍,且好發於35~55歲的中年女性。初期沒有症狀,當腫瘤逐
漸長大,喉嚨吞嚥時有「卡卡」的異物感,或是有聲音嘶啞、呼吸困難、持續咳嗽、吞嚥困難,都已是
中晚期,若已肺部轉移則有咳血症狀,骨轉移時則會有骨骼疼痛等問題。相對於其他癌症,甲狀腺癌
的治療效果算是很好的,預後也是非常好的癌症,良好並且完整的治療非常的重要,當罹患甲狀腺癌
時,經由積極的面對和治療,多數的病人皆可以痊癒,所以千萬不要逃避治療。
中醫方面,甲狀腺癌歸屬於中醫「癭瘤」的範疇,宋代名醫陳無擇在《三因極一病證方論‧癭瘤證
治》中依照癭病的各種病症特點,分為石癭、肉癭、筋癭、血癭、氣癭,其中「堅硬不可移者名石癭」,
石癭相當於現代的甲狀腺癌。在北宋末年政府主持醫家編纂,以宋徽宗名義頒行的《聖濟總錄》
提到「石癭、泥癭、勞癭、憂癭、氣癭,是為五癭,石與泥則因山水飲食而得之,憂勞氣則本於七情,
情之所至,氣則隨之,或上而不下,或結而不散是也。」及「石癭難癒,氣癭易治」說明石癭的發生
與環境、飲食、情志有關,也意識到石癭病情的嚴重度。明代醫家陳實功所著的《外科正宗》是中醫
學的外科巨著,書中提到「夫人生癭瘤之症,非陰陽正氣結腫,乃於五臟瘀血、濁氣、痰滯而成。」
延伸出中醫對於甲狀腺癌的辨證及治療方針。
中醫治療上,會依照體質及病程不同家以不同調理,下面是常見的體質分型:
1. 陰虛火旺型:症見心悸多汗,失眠多夢,頭暈頭痛,急躁易怒,眼乾目澀,四肢震顫,五心煩
熱,顏面泛紅,腰膝痠軟,噁心納少,大便乾燥,消瘦乏力,口乾咽燥,月經不調,舌紅少苔
或剝苔或苔薄黃,脈細數或弦細數。治療:清熱養陰散結。常用處方,以陰虛火旺偏重不同臟
腑給予不同處方,例如天王補心丹、一貫煎、六味地黃丸、沙蔘麥冬湯等等。
2. 氣陰兩虛型:症見心悸自汗,浮腫,胸悶,氣促,易感冒,腰痠,背痛,齒搖,脫髮,不寐,
耳鳴,消瘦,疲乏無力,食慾不振,胃脘飽脹,口乾咽燥,手足心熱,大便溏薄,舌實紅或淡
紅,苔薄白,脈緩無力或結代或細或細數無力。治療:益氣養陰散結。常用藥物:黃耆、黨蔘、
白朮、茯苓、沙蔘、女貞子、枸杞子、石斛、草河車、莪朮、白花蛇舌草、山慈菇等等。
3. 痰瘀互結型:症見胸悶,納差,月經不調,唇甲紫黯,面色黯然,舌黯紅伴瘀斑或舌下絡脈瘀
滯,苔薄白或淡黃,脈細澀。治療:化痰行瘀散結。常用處方:海藻玉壺湯。
另外,也會針對甲狀腺癌選用各類散結藥物,來加強專病的治療,化痰散結藥多選擇半夏、海藻、
昆布、牡蠣、僵蠶等;化瘀散結藥多選擇莪朮、雞血藤、桃仁、紅花等;解毒散結藥多選擇貓抓草、
夏枯草、山慈菇、黃藥子、半枝蓮、白花蛇舌草、蒲公英、草河車等;行氣散結藥多選擇陳皮、枳殼、
川楝子、柴胡、玫瑰花、佛手、香附、郁金等;另要結合患者體質,適當選用調補五臟之品。
劉小姐是手術切除後又復發的患者,屬於氣陰兩虛型的體質,使用生黃耆、黨蔘、麥門冬、枸杞子、
山茱萸、當歸、雞血藤、浙貝母、夏枯草、地龍、赤芍、僵蠶,一方面益氣養血,另一方面化痰散
結,又加入疏通經絡、重建側枝循環、恢復軟組織彈性、軟化局部瘢痕的藥物,大約經過三個月的調理,
精神體力改善很多,局部腫脹緊繃感也明顯進步,手術、放射線碘的不舒服都差不多消失了。之
後持續維持益氣養陰、補益氣血的中醫調理,調整免疫系統、降低將來的復發機率。五年之後,劉小
姐在醫學中心的追蹤顯示一切正常,她也終於放下心來,不必整天提心吊膽了。
如果您有相關問題,建議您要尋求專業醫師治療!杏儒中醫關心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