︱2023.01.27
︱點閱數:1857

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因關節「這裡」被攻擊!中醫揭「3種痹症」這樣治療

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因關節「這裡」被攻擊!中醫揭「3種痹症」這樣治療

吳太太是鋼琴老師,不過近幾年來因為手指關節僵硬疼痛,已經鮮少公開露面。輾轉找過幾間醫學中心免疫風濕科,被診斷為類風濕性關節炎之後,各種藥物治療從不間斷,病情控制時好時壞,也因此幾乎中斷了彈琴這項喜好。

她被朋友介紹來看診時表示,不知道自己還有沒有機會彈琴,看著她帶來整疊的治療紀錄,幾乎能用的藥物都用過了,連生物製劑都試過了,也住院打過類固醇脈衝,但是,病情似乎沒有停歇的跡象。

 

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病部位

杏儒中醫診所院長中西醫師蔡易昌表示,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相關的疾病,簡單說就是體內免疫失控造成「自己人殺自己人」的情形,最常侵犯的部位是四肢小關節,尤其是關節的滑膜。

 

滑膜的功用在於產生關節的潤滑液,增加關節的活動度,而關節滑膜的慢性發炎,會引起反覆發炎、變得越來越厚,所以,早期症狀以關節腫脹及疼痛為主,且多為對稱性;到後來會逐步破壞侵蝕關節附近的軟骨與硬骨,使關節喪失原有的形狀及功能。

 

因臟腑氣血受阻而不足

中醫方面,類風濕性關節炎屬於「痹證」的範疇,尤其是「尪痹」及「頑痹」更是貼切。「痹」就是凝滯不通之意。其內因為脾胃肝腎氣血陰陽不足,衛外不固,而外因為風寒濕熱之邪侵襲人體,以致氣血運行受阻,經絡氣血痺阻,臨床上常呈現虛實相兼,寒熱錯雜,痰瘀互結的情形。

 

痹,最早在中醫古籍《黃帝內經.素問.痹論》提到:「風寒濕三氣雜至,合而為痹也。其風氣勝者為行痹,寒氣勝者為痛痹,濕氣勝者為著痹也。」這就是痹證的總論,也是後世開啟立論的基礎。

 

《內經》認為,患者素體有「故邪」藏伏體內,也就是發病的根本,隱約和現代的遺傳基因有關。而尪痹的「尪」,依照字面解釋就是足跛不能行、脛曲不能伸、骨質受損、身體羸弱的廢疾。

 

在醫聖張仲景所著的《金匱要略》中提到「諸肢節疼痛,身體尪羸」就是指關節肢體彎曲變形,不能自由行動而漸成廢人的疾病。

 

清代名醫林驪琴所著的《類證治裁》中提到:「諸痺,良由陽氣先虛。腠理不密,風寒濕乘虛內襲,正氣為邪所阻,不能宣行,因而留滯,氣血凝滯,久而成痺。」由此可見,三氣雜至僅是外因,正氣虧虛,腎陽不振,才是內在的主因。

 

常見3種痹症的中醫治療

因此,中醫治療上通常會依照風寒濕熱各種邪氣偏盛,形成各種不同型態痹症來加以調理,例如行痹、痛痹、著痹、熱痹,近年來也演進出依照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臨床病程、元氣虛實來治療,例如:

 

1. 風寒濕瘀阻絡:一個或多個關節疼痛,腫脹,但不紅不熱,晨僵,痛處畏寒、得熱則舒,常因天氣變化而加劇,舌淡胎薄白,脈細或弦小細。

治療:溫經散寒,祛風逐濕。

 

2. 邪郁日久、化熱傷陰:關節疼痛腫脹,局部灼熱,關節僵硬,初得涼漸舒、稍久則仍以溫暖為適,口乾而苦,舌質紅,苔黃,脈細小數或弦數。

治療:清化郁熱,溫經通絡。

 

3. 正虛邪戀:症見形體消瘦,面色萎黃,神疲乏力,腰膝痠軟,關節疼痛,經久不癒,痛勢綿綿,甚至徹夜不已,日輕夜重,舌苔薄白或白膩,舌質或紅或淡,脈細小弦。

治療:益腎培本,蠲痹通絡。

 

吳太太就是屬於邪郁日久、化熱傷陰症型,不能以傳統風寒濕熱痹症來治療,經過一段時間的中醫調理之後,吳太太的關節僵硬及局部熱腫痛都獲得改善,手指的靈活度也逐步進步。她來回診時高興地表示,「現在已經可以彈琴了,這是我最需要的進步!」